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精准扶贫拔“穷根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刘伯强
    2017-01-31 19:09:08   转载

    精准扶贫拔“穷根”

    ——我市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

    太阳能路灯时间:2017/1/25 23:25:28 来源:河津新闻网 浏览次数:16

    河津风采记者 吴帆

        “这棵花椒树已经15年了,大家看,这四个分枝分别朝四个方向,才会营养均衡,提高产量……”这是最近市农委组织僧楼镇张家堡村村民,前往陕西省韩城市国际花椒产业园区内参观学习,聘请专家现场讲解、指导发展花椒产业的一个剪影。

        去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,广泛发动宣传,精心组织实施,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、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,切实把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,努力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,不断缩小城乡差距,提高群众幸福指数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
       我市现有贫困人口2064户6291人,共涉及9个乡镇(街道)134个村,其中,运城市级贫困村7个、省级贫困村1个,目前所有贫困户已全部实行建档立卡管理,主要采取“四步走”工作方案,实施精准扶贫。

   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脱贫攻坚

        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,我市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,由38个成员单位组成,还成立了10个专项工作组。要求各乡镇(街道)成立相应机构,配备扶贫专干,配齐办公设施,乡村两级全部建起脱贫攻坚工作室,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
        领导组在各贫困村实行挂图作战,从根本上了解各贫困村的贫困现状、致贫原因,并结合各村实际情况,建立了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图、乡村脱贫目标任务图、乡村组织保障图,对精准识别、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,实行全过程痕迹化管理,切实做到脱贫底数清、目标任务清、帮扶责任清、政策措施清、工作要求清,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    落实帮扶责任 加大帮扶力度

        全市现有134个村的贫困户,全部确定了帮扶工作队,其中,市直帮扶工作队86支,县处级领导全部包村帮扶,600余名党员干部与2064户贫困户精准对接,层层签订责任书,定时间、定目标、定措施,责任到人,让每个包村包户干部肩上都有担子,让每个贫困户都有人包、有人管,确保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。

        在下乡帮扶工作中,市委书记胡宝、市长赵建喜等市领导多次深入一线、深入包点村进行调研,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、所想、所盼,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,制定脱贫项目,完善基础设施,引进科学技术,向上争取资金,优先解决就业,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同时,各帮扶工作队按照“五个一批”(发展生产脱贫一批、生态补偿脱贫一批、易地搬迁脱贫一批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)要求,创新帮扶机制,采取有效措施,结合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,因人施策、因户施策,为所帮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规划,帮助他们提振信心、选准产业,并在政策、项目、资金、技术、信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,使贫困户能够在规划设定的时间内脱贫致富。

        据初步统计,去年以来,市领导和各帮扶工作队共为群众办实事、好事320余件,落实解决基层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热点、难点问题210余件。 

    科学精准施策  注重脱贫实效    树多成林不怕风,线多搓绳挑千斤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各帮扶工作队按照“六个精准”和“五个一批”要求,强化全局观念和“一盘棋”思想,最大限度地把各部门分散的项目、资金和资源整合起来,把政府的支持、市场的推动、社会的帮扶整合起来,打好“组合拳”。坚持因村制宜、因户施策,综合运用产业扶持、金融扶持、教育扶持、生态补偿、社会救助、危房改造等多种形式,推进精准扶贫。在8个市级、省级贫困村中,结合各村自然条件和社会优势,积极发展“一村一品”“一村一业”,保障村村确定主导产业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,让所有贫困户制定增收办法,最终确保了2016年1400人的脱贫任务按期完成。抓紧项目实施 用好扶贫资金    2016年,市扶贫开发中心积极争取到省财政扶贫资金400余万元和政府债券资金500万元,更好地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、改善生活条件,助力脱贫攻坚。省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补助、教育扶贫、雨露计划、小额贷款贴息、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。政府债券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。去年以来,我市先后投资102万元,实施了3个贫困村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;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8 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,下一步将严格按程序组织好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,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,让贫困村群众尽快受益。    基础已夯实,实施是关键。我市继续坚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下大力气做好贫困村产业及基础设施帮扶项目;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,联合各帮扶工作队、第一书记、乡镇(街道)包村干部等,形成多点发力、各方出力、共同给力的“大扶贫格局”,确保村村都有帮扶工作队,户户都有帮扶责任人,因人施策、因户施策,坚决完成2017年1600人的脱贫任务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